fbpx

戶外演奏——必備知識與設備

戶外演奏是一種可與聽眾直接互動與交流的方法。這種新鮮、刺激且充滿成就的體驗,不論對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演奏者,都有著難以文字形容的魔力。「功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,當心中的火苗以產生,而付諸行動之前,記得要確認是否準備好相關的技術與設備;以下這篇文章,希望對於剛開始起步以及有表演經驗的朋友們,找到讓自己演奏聽起來更專業的方法。

技術與基本功

準備與陌生人分享自己的演奏之前,能夠誠實檢視自身的技術與能力是很重要的。而除了音樂技巧外,如和讓演出有起承轉合,過程中與觀眾互動,也是值得思考與練習的方向。以下目標可以協助評估技術是否到位,如果有稍缺信心的部分,勤加練習準沒錯:

  • 至少準備有 25-30分鐘,可流暢表演的曲目。心裡要知道這是在演奏,如果讓路人或者是商家聽你練習就不好了。你可以用錄音的方式或請教自己的老師,來確認演奏曲目是否流暢到位。雖然說沒有準備好100%的那一天,但也要記得,在眾人面前演奏的緊張感可能讓你只能發揮出平時練習的 70%,平日認真練習,絕對有幫助。
  • 能夠因應臨時的變化做出調整。舉例來說,有可以轉調的技術或設備器材,以及因應特殊節慶的音樂歌單。
  • 可與觀眾有良好的互動。不害怕眼神接觸,加上愉悅、輕鬆的肢體動作,會增加觀眾願意停下來欣賞你演奏的音樂。

因應戶外演出的設備

在打開購物網頁,拿出信用卡之前,可以想一下這些問題,確保自己的錢是花在刀口上:

擴音,Yes or No?

添購器材前的核心問題八成是:是否需要擴音?假如你演奏的樂器本身就有夠大的音量,而且演奏位置偏安靜、也沒有太多聲音干擾。舉例來說,在較小的室內空間或者幽靜的空間中演奏薩克斯風、小提琴等較大音量的樂器,而且又不需要搭配伴奏的話,就不一定需要購買。

但若想在人潮聚集的地方被清楚聽見,比如說像在車站廣場、公園等車水馬龍的空間演奏,而且使用的樂器音量也不大的話,就需要擴音設備的支援,來對抗各種環境噪音。當然,如果演奏的樂器本身就需要擴大機(例如:電小提琴、電吉他、電吹管…等),或者要搭配伴奏音樂演奏,擴音設備就會是必備的。原因是要確保播放伴奏的喇叭要能夠匹配樂器發出的音量。如果喇叭音量無法匹配樂器,就會聽起來樂器太大聲,伴奏太小聲,沒有好的音量平衡,甚至還會讓喇叭因為過載而發出失真的聲音。

若使用的喇叭功率不足,就會像左邊一樣讓伴奏被樂器蓋過,甚至讓伴奏產生失真,影響到演奏品質

擴音喇叭怎麼選?

對於剛接觸擴音設備的朋友,面對琳琅滿目的選擇,或許會有點眼花撩亂。但只要掌握這些判斷原則,就可以找到貼近自己需求的產品:

  • 是否能充電使用
  • 擴音功率
  • 對應的訊號輸入/輸出
  • 是否有特殊使用情境(例如:電吉他、電貝斯這類特殊音色)

能充電使用的喇叭,免去了電源的疑慮。目前找到使用時間在 4 個小時或以上的設備並不難。而為了因應更長的演出時間,以及搭機旅行的行李托運規範,最好也把可抽換電池列入考慮清單中。

至少選擇擴音功率 40 W 以上的產品,比較好對應環境調整音量範圍。如果沒有要在很開闊或者是很吵雜的環境使用,那麼就不用特定選 200W 以上。

在對應的訊號輸入輸出方面,近期的新產品都會以 Combo Jack 因應 XLR 與 6.3 的訊號輸入,這樣無論是使用有線麥克風或是樂器導線都能夠支援。如果有搭配伴奏音樂的需求,最好找同時有藍牙與 3.5mm 外接音源的選項,這樣就算藍牙受到干擾,都還是可以用有線的方式繼續表演。

能夠接 XLR 與 TS 的 Combo jack

因為頻率特性的差異,專門做給電吉他使用的喇叭,在早期的頻率調整並不一樣。若使用於原聲樂器,會聽起來「不太一樣」。另外,專為模擬電吉他音色的前級擴大器可能也會改變音色,經過前級擴大器所造成的渲染,不一定適合電吉他以外的樂器種類。因此在選購時要稍加留意產品的適用範圍。

幾個值得關注的指標產品

Bose S1 Pro plus

內建有 3 個輸入音軌,支援藍牙伴奏與有線伴奏輸入。體積與重量非常適合個人攜帶,可提供 10 小時以上使用時間的充電電池,讓此款產品受到很多使用者的歡迎。

Roland CUBE Street EX

支援最多 4 個輸入音軌,且在吉他的訊號這路可以加入一些電、木吉他的效果。50 W 的輸出以及可以用乾電池、充電電池供電的選項,也讓他成為一個方便的選項。

Positive Grid Spark Live

支援最多 4 個輸入音軌,並在電吉他的訊號這路有非常多的效果音色控制。支援藍牙的音訊輸入,而且還能透過手機 App 尋找與播放多種曲風的伴奏音軌。重量體積比前兩者稍多,且充電電池需額外加購。

麥克風、麥架、譜架、線材與推車

有了喇叭,接著就是依演奏的需求,決定用導線連接(吉他、鍵盤)還是用麥克風收音。因為多數可攜帶的喇叭都不提供幻象電源,所以記得要用動圈麥克風 (這裡有關於麥克風的延伸閱讀),同時也別忘了重要的麥克風架。

百年品牌 Shure 所推出的 SM57 (樂器收音)與 SM58 麥克風(人聲麥克風),是多數人的起點。不僅入手容易,轉手時也有一定的保值度。最重要的是,這兩款麥克風的耐用度非常驚人,非常適合帶著移動,不用擔心造成損傷。

左為 SM57 ,右為 SM58

若要空出雙手,就會需要麥克風架。麥克風架的種類很多,除非有特殊的需求,不然會以直斜兩用、落地型的麥克風架為主要的考慮。在固定麥克風頭的地方,一般會有兩種通用的尺寸(3/8″ 與 5/8″),選購前要確認是否已經有麥克風夾,並確認轉接頭的尺寸。

直斜兩用的麥克風架

隨著科技日益發達,有很多 APP 可以把樂譜數位化後存取。這樣的演變讓許多麥架廠牌也推出對應的配件,搭配原本的麥架一起使用,省去移動與搬運時的不便。如果有譜架的需求,也很推薦用這樣的方式來精簡自己的設備。

裝在麥克風架上的延伸譜架

當有了上述配備後,還會要準備樂器導線與麥克風線,才能把訊號完整傳到喇叭。考慮到使用環境會在比較嚴峻的戶外,最好選擇有品質保證的廠牌,讓音質以及耐用度大加分!

圖片由 AI 產生 ,僅供示意參考。
圖片由 AI 產生 ,僅供示意參考。

最後如果考慮到搬運器材的便利性,特別是對於停車不便,經常需要攜帶所有器材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朋友,有一台方便帶著所有器材移動的推車,勢必能增加移動的便利性。

想要移動自如?無線設備可以幫你

演奏的過程中,有時會因為天氣好、風景美、觀眾的反應以及各種原因讓演奏者自己也跟著手舞足蹈。就像影片中看到的這樣。

如果你嚮往這樣的演出,在器材上就要以「無線」的方式進行收音。關於這類型的無線設備,吉他手算是最不陌生的,只要打無線導線的關鍵字,就可以查到各種產品。這些「無線導線」產品,主要都以 2.4 GHz 或 5.8 GHz的無線頻段進行傳輸。因為這兩個頻段具有全球免執照(license-free)使用的特性,並且能提供足夠的頻寬來傳輸高品質音訊,所以許多耳熟能詳的品牌,例如 BOSS (Roland)、 FENDER以及 Positive Grid 等都有推出以 6.3 TS接吉他端,另一頭接在音箱上的極簡型產品。

但如果演奏的樂器需要用麥克風收音,在無線麥克風的選擇上,就要注意這些特性:設計用途、安裝方便、音質、便攜性、與環境適應能力

經常用於人聲廣播的「小蜜蜂」,在麥克風的音頭設計上,能承受的音壓範圍就會比樂器專用的麥克風來得低。管樂的瞬間音壓經常來到 120dB 以上,如果麥克風音頭的最大耐受音壓不夠高,就會導致聲音「失真」。

大廠牌的無線麥克風設備,多半以機櫃+body pack 的方式設計。這在大型場館有絕對的必要性,但對於講究戶外移動便利以及極簡安裝的人來說,就變得不是那麼方便,購買價格也非常高昂。為了適應這樣的需求,開始有廠牌做出較爲簡潔的麥克風無線發射與接收器。依照設計與用途,一般有兩種不同的型態,在此整理給大家對照:

無線麥克風發射器 + 迷你型接收器無線麥克風發射器+踏板型接收器
設計優點:
– 體積小、重量輕,方便攜帶
– 發射器與接收器可充電
– 連接方式簡單
需要注意的地方:
– 較難調整音色
– 功能單一
設計優點:
– 具備較多音色控制選項
– 可支援「效果器踏板」的使用生態
– 接收器附加功能較多
需要注意的地方:
– 接收器稍大
– 接收器可能無法充電

雲聲 ISOLO 無線演奏系列

ISOLO 無線演奏系統,是雲聲對應無線演出所推出的解決方案。麥克風音頭有對應管樂、吉他、小提琴與國樂不同的調校,能夠收取最真實還原的聲音,也不怕高音壓造成使用時的失真。同時在安裝配件上,都有對應的固定座,讓演奏者能夠自由揮灑盡情發揮。

2.4GHz 自動跳頻的無線模組,能因應環境中的干擾源自動跳頻,讓訊號穩定傳送1,使得演奏者可以自由移動,讓演奏更隨心所欲。接收器上的高低頻、麥克風感度調整鈕,可以對應演奏的音色需要來調整,還能加入不同效果,隨著演奏的曲目變化,讓演奏聽起來更有感、更專業。

  1. 所有無線類產品都會因為頻寬的關係而影響收訊。使用時應視周遭環進行對應調整 ↩︎

結語

工具本身沒有生命,只要使用者能正確使用,都能夠產生幫助。所有的器材與設備都有其被設計的理由跟適合使用的情境,只要能確切掌握自己的需求,都能夠找到適合的對應產品。希望以上的分享對你有幫助,也希望未來能有一天聽到你的精彩演出!

Soundstage noise maker
Soundstage noise maker
文章: 20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