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雲聲產品線中都蘊含著「透過科技整合,挖掘那些一加一大於二可能性」的 DNA。雲聲的無線監聽系統之會取名為 EverSync,就是想讓表演者獲得清楚的舞台監聽,藉此精確掌控演出時的音準、節奏與音量動態,將最精彩的一面呈現出來。
在 2024 年 11 月,雲聲與創作歌手 PiA 吳蓓雅,一起在她的生日演唱會中,以 EverSync 無線監聽為技術核心,完成了一場首開先例的「無聲」沉浸式演出。用耳機取代現場的擴音設備,讓觀眾聽到歌聲與音樂聲彷彿就在身邊演奏一樣,帶來更直擊內心的觀賞體驗。這場演出的成功,也代表著 EverSync 無線監聽系統在 Live house 等藝文表演空間中,可以完美勝任監聽任務。
本篇文章將會說明雲聲是如何與 PiA 吳蓓雅共同構思出活動,以及在這場活動的 EverSync 訊號串接方式,讓正在使用 EverSync 無線監聽或者是有興趣使用 EverSync 的朋友們可以因為這樣的分享,找到適合的使用方式。
因為 EverSync 無線監聽具備有 4 頻段,每頻段又可一對多同步連線的特性,所以雲聲一直想在 EverSync 無線監聽推出後,以實際演出的方式,來展示這樣的功能可以帶來的便利性。因緣際會下,我們聯繫到 PiA 吳蓓雅的團隊,得知他們正在籌備今年度的生日演唱會後,提出了這個無聲演唱會的構想。
在聲造所現場實際試用後 EverSync,感受到戴上耳機聽到更多聲音細節的體驗後,PiA 的團隊很快就決定與雲聲展開合作,在生日演唱會當天特別加開一場特別體驗,用一種回饋忠實粉絲的角度,策劃一場身歷其境的聽感體驗,讓這一小群幸運觀眾,透過沉浸式的聽覺,進到 PiA 所營造的情感氛圍之中。
要建構好的監聽環境,首先要確認好訊號配置。而訊號的配置,就是跟著演出的編制進行設定。以下是本次參與演出的人員與他們所分別使用的樂器:
因為是互動式的演出,所以也加入了三個觀眾的互動橋段,讓整體訊號的輸入編制圖變成以下所示,三位觀眾會以無線麥克風在台下參與台上的劇情,並按照劇本讀出對應內容:
EverSync 的無線頻段能分成四組進行無線傳輸。對應到常見的 4人編制樂團,可以用下圖的方式進行串接與無線頻段分配:
根據參加演出的人員編制,雲聲也在參與彩排的過程中,側面了解活動流程與內容,構思可能可以進行的頻道分配。在 EverSync 可以一台發射器對多台接收器,發射器可以設四組頻道的前提下,先以四組 ES-10T 發射器為前提,做了以下的分配計劃:
A組:以預計送給外場的混音訊號傳給內場的兩位演員,同時分享給讀台詞的演員與觀眾
B組:負責演唱的 PiA 以及副合音/合成器阿仁,可能有相似的監聽需求
C組:吉他&program智揚與主合音服雄,可能有相似的監聽需求
D組:鼓手鳳翔,監聽需求可能跟其他人不同,而且還會需要聽節拍器
除了舞台上的人員以外,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也是讓演出完美呈現的關鍵。也因此在籌備過程中也需要與現場音控、燈控在彩排時進行會議討論。經過一番來回之後,現場的訊號連接變成了以下這樣的方式:
這樣的訊號配置,會產生以下的優缺點:
這樣的訊號串接方式,對稍有演出經驗的人(特別是節奏組的樂手)來說,可能會有點疑慮。但因為有反覆確認過演出內的節奏組編制,再加上提前與表演者溝通,所以最後還是把所有表演者的聲音經由控台調整成一個完整的成音,送進 ES-10T 發射器後,以一對多的方式,分配給參與演出的表演者以及觀眾。
在 11 月 23 號當天,雲聲便與 PiA 的演出團隊,以一台 ES-10T 發射器,對 25 台 ES-10 R 接收器連線。撇除場地攝影團隊使用的無線設備造成的輕微干擾,訊號基本上非常穩定。在彩排過程中,工作人員也來回後台的舞台區以及表演休息室之間測試訊號穩定度,都獲得非常滿意的結果。
過程中,工作人員也在控台的區域使用 EverSync 的 USB 錄音功能,在此提供手機內的檔案試聽。
備註: EverSync 的音訊傳輸為 Dual Mono 的方式,會將收到的訊號傳至左右兩側。